湖北日報訊 記者 盧平川 李衛中
  武漢市新城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,擁有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90處,年代跨越了從商周時期到秦漢直至明清的每個時段。然而,全市僅有大餘灣1處被評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。由於規模不大、宣傳和開發不夠,大餘灣目前游客稀少,門庭冷落。
  為改變這種局面,昨日,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討論通過《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意見》,決定將蔡甸知音故里、江夏區金口街、黃陂大餘灣、新洲問津書院等5處重點打造,“力爭擦亮一兩張全國知名旅游名片”。“有談頭沒看頭”,這是武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目前的通病。
  蔡甸是“知音故里”。2000多年前,俞伯牙在這裡遇會鐘子期,留下《高山流水》的千古絕唱,該區還保留著子期墓和古石牌坊等歷史建築。但是,現場實景與優美傳說很不相稱,難以滿足人們的弔古情懷。
  江夏區金口街歷史文化悠久,擁有達摩“一葦渡江”故地留雲亭、古代航運建築槐山磯石駁岸等。該街文化建設負責人劉軍武坦承:“留存遺物不多,景點沒有看相。”
  如何走出這種困境?
  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教授認為,名鎮名村保護和開發,應集中精力發掘有故事的歷史文化建築、舊址、物品等,將其修複完好。“關鍵要挖掘出特色內涵,並通過修複或建成物品彰顯出來,這樣才能講故事,才能對游客有吸引力。”
  烏鎮隸屬浙江省桐鄉市,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。1991年,烏鎮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,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。全鎮做了系統的江南水鄉特色定位、基建改造和資源挖掘,通過恢復傳統產品作坊生產,如開醬坊、茶館、染坊、當鋪、油坊等,激活古鎮的生活文化。通過舉辦香市節、皮影戲等活動,聚集人氣。在游客眼中,烏鎮展現的不僅是凝固的建築,更是生動的古鎮生活。該鎮門票年收入超過3億元,2010年,被授予國家5A級景區稱號,最近被確定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。
  知名設計專家、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教授認為,武漢市保護歷史文化名村名鎮,應認真發掘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和現當代人文景觀,然後用建築等載體講成一個個故事。“有載體的故事才是真實的,才能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”。
  (原標題:歷史名鎮名村怎樣講故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49mymx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